一六中文网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30章 诸葛村夫

第30章 诸葛村夫

作者:冷泡茶加冰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一六中文网 www.16zw.com,最快更新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孙权不克而还。

    庞统看着孔明轻笑

    “这便是相忍为国的盟友。”

    孔明不说话,但张飞就非常不客气了

    “咱十万大舅哥可真是打的好算盘”

    “祁山石亭时候能捡便宜逼得军师寒冬腊月去攻城”

    “结果曹贼十五万大军伐蜀,他自己就带着十万人马去合肥城下踏青。”

    魏延感觉有点没法理解,小声道

    “张将军,可能是那合肥城高池深”

    “放屁”

    张飞言简意赅

    “文长你今晚且在公安住下,让季常给你一份逍遥津之战的记录,好好阅览一番。”

    “文长谨记,用兵切不可学那江东碧眼贼”

    魏延不太明白,但也只能点头应下。

    关羽也忍不住摇头长叹。

    即使换关羽在孔明的位置,对江东亦无太好的方法。

    这位大舅哥可是有吴王之号这退路,逼急了再次直接投了曹贼。

    那到时候益州就真要用一州之地与天下相抗了,也就是光幕所说的“一矿打九矿。”

    但另一方面,关羽也赞同打的漂亮

    “军师用兵真是稳当”

    “蜀道本就难走,还能在汉中修坚城御敌”

    “即便无雨,曹真亦不得胜”

    刘备不在意战事,只在意光幕似乎不经意提到的孔明与李严不太愉快。

    光幕向来不会无的放矢,刘备不由得有点揪心。

    甘露殿中,君臣对于魏晋之史比较了解。

    “如此看,诸葛武侯竟还成对曹叡有恩”

    李世民觉得后世这种看待角度还挺有意思

    “若无北伐,则陈群司马懿与曹真曹休,四辅政大臣尽在洛阳。”

    “曹叡已年过二十,洛阳五方争权,如此便足以糜烂朝政。”

    “然两线战事再起,两曹与司马俱领兵离中枢,仅剩的陈群乃无能之辈。”

    “曹叡由此大权独揽,魏朝乃定。”

    房杜不说话,或者说本身这种话题就不太好评价。

    长孙无忌则不在乎

    “曹叡虽有手段,然采女昏聩,不及大家之万一。”

    李世民摆摆手

    “曹操之才亦不过尔尔,何况曹叡乎”

    不过说到这里李世民也低头沉思

    “曹丕曹叡俱早丧,故有高平陵之祸。”

    “看来这钻研这医学之道,宜急不宜缓。”

    说着李世民还将目光放到了杜如晦身上。

    杜如晦的暗疾已被太医令祓除,让李世民后怕不已。

    还好有光幕提醒,不然悔之晚矣

    一旁的房玄龄从善如流道

    “国子监增设医学乃善事,大家仁明。”

    李世民摇头

    “各州均宜增设医学,集古今之药方,受济世安民之医道。”

    “察百姓之疾,医百姓之病。”

    不去管几个臣子对此政策的赞扬与肯定。

    李世民只觉得自己离那千古一帝之名号更近了一点。

    孙权在合肥的“不克而还”,让曹叡因为石亭之战提起来的一点担心重新放了下去。

    十万哥,不愧是你既如此,长江防线无忧矣

    大魏吴王哦不对,现在东吴大皇帝了,但没啥区别。

    他但凡能有一点用,也不至于一点用都没有。

    既如此,曹叡便做出了重要的调令

    司马懿从襄樊军区调离,屯兵长安。

    都督张合、费曜、戴陵、郭淮以抵御丞相。

    三国后期的两位顶级人物,终于要在战场上正面硬碰硬一次了。

    “晋宣帝”孔明轻声念出了此前看到的称号。

    宣乃上谥,圣善周闻,善问周达,能布令德,力施四方等等都能曰宣。

    庞统笑容中带着点可惜。

    既开心于自己的判断没错不仅在支援孔明上面拉胯,曹贼都看不上孙权。

    同时又遗憾于这个判断孔明苦心孤诣寻的这个盟友,并没有发挥出来一个应有的效果。

    本来计划中的二狼搏虎之局,变成了狼虎相争,另一头狼还想在一旁捡便宜。

    这不是脑袋有病是什么

    庞统再次摇头,愈发为孔明感到不值得。

    武将们无不正襟危坐,光幕的一次次完善的战争讲解,对他们来说受益匪浅。

    长安甘露殿传来一声悠悠叹息

    “不能亲眼观看,定是药师之憾。”

    随即这个声音叮嘱道

    “克明玄龄,细心抄录,辅机也去帮忙。”

    还是与此前一般,先说背景,毕竟实际上的战争并不是回合制游戏。

    此前曹真伐蜀时,东路司马懿败给汉水,主路曹真困于子午道。

    而西线则是有一场夹在史书缝隙里的大胜阳溪大捷。

    同样是因为大雨,魏军当时已经全线撤退,但是鉴于陇右的重要性,以及当时在汉中积蓄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丞相命魏延吴懿领军入西羌凉州地区追击。

    魏延领军先行,出祁山,至阳溪一带,遇到了正在往家赶的后将军费曜和雍州刺史郭淮。

    因为魏延后来复杂的身份以及史书的惜字如金,因此这场战役的描绘并不多,仅有一个词形容

    “大破”

    这个词一般都是用来形容压倒性的胜利。

    除了这两个字之外还能从封赏上来一窥战功

    战前魏延是丞相司马,凉州刺史,爵位是都亭侯。

    战后魏延获封南郑县侯,升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并假节。

    吴懿也蹭到了战功,升左将军,封高阳乡侯。

    季汉承汉制,爵位依次是都亭侯、亭侯、都乡侯、乡侯、县侯。

    魏延爵位连跳四级,并成为丞相主政时期唯一有假节之荣的将军。

    从中可窥阳溪之战是何等大胜。

    县侯简简单单两个字就引得众人心神浮动遐想连篇。

    主角魏延更是脸色酡红的仿佛喝醉酒一样,身体都有些摇摇晃晃了。

    努力稳定心神,魏延起身便拜

    “延,定不负汉恩”

    关羽脸色奇怪,庞统孔明神色微妙。

    刘备则是很是真诚的将魏延扶了起来

    “今日方知,文长亦乃猛将也”

    魏延兴冲冲的重新跪坐下,便听到张飞幽幽道

    “说不得魏延之死也有蹊跷”

    魏延脸色白了三分。

    他知晓光幕有文字记录留存,但因军职不高,故而每次都是默默来默默走。

    难道此前光幕有透露自己结局

    刘备对魏延安慰的笑笑,关羽则是拍拍魏延肩膀

    “勿想太多,二十年后之事,思之无益。”

    魏延强压下乱糟糟的想法点了点头。

    然后马谡的样子忽的就蹦到了魏延脑海中。

    但很快魏延就安慰自己

    我有如此功劳,何至于与那废物一般

    另一边角落里简雍将杯子中的梅煎一口饮尽,轻轻打了个嗝儿。

    “未能窥见如何大胜,可惜”

    糜竺开玩笑道“既后世总缺史料,宪和何不自己修书一部”

    “记这些年经历,叙这乱世风土人情。”

    “揽宪和伱自己的诙谐之言,勘风闻传言之误。”

    简雍越想越动心,这些年他为主公跑东跑西,河北到交州,江东到凉州都去过。

    但只靠自己还不够,简雍用热切的眼光看向了糜竺

    “子仲亦见多识广,如今好纸廉价,何不同修”

    糜竺一时间也颇为动心。

    “容我思考一二。”

    魏延的追击打崩了陇右的士气。

    而天气也变得奇怪了起来,史书记载

    “去冬十月至三月,不雨。”旱灾已经在慢慢抬头了。

    人心浮动之下,丞相亦是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机会。

    公元231年,曹真伐蜀之后的次年,丞相率军,围祁山。

    古人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咱们讲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丞相北伐被蜀道折磨过无数次,对这种道理自是清楚。

    因此木牛流马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没办法,司马懿屯兵长安,根本不用考虑后勤问题,丞相不搞点发明的话根本没得打。

    已经历经战事的丞相这次的手法云淡风轻大军围祁山城,于祁山城东北修卤城,静待司马懿。

    “围点打援”张飞脱口而出。

    最近张飞有空就会看看兵书,因此对这情况看的也清楚。

    关羽则有不同看法

    “看似围点打援,实则后发制人,静时以待胜势,颇合以正和、以奇胜之道。”

    张飞瞬间感觉自己的书又再次白看了。

    二哥说的话都听得懂,组合在一起怎么就看不出来其中意思了

    “张将军,既修卤城,便意在先稳于不败之地,再伺机攻敌要害。”

    魏延好心解释道。

    关羽摇摇头,只觉得这些都是白说,实际上更在意的是前面的

    “后世之言,颇为高屋建瓴。”

    “后勤,真乃双方兵争之要害也”

    刘备笑道

    “难怪后世对孔明用兵之道亦多推崇。”

    “光幕中汉中之战的后勤,如今想来依是印象深刻”

    刘备自己都想不明白,孔明身在成都,怎么把军粮给自己送到定军山的

    如果不是孔明这般后勤手段,他刘备跑定军山那就真的取死之道了。

    孔明摇摇羽扇笑而不语这些很难懂吗

    这些对诸葛孔明来说只是最基础的常识罢了。

    只是孔明看着光幕,这被称作自己一生对手的司马懿,要如何应对呢

    而且虽然光幕没说,但孔明亦还记得。

    曹真伐蜀,时间又过去了一年。

    丞相诸葛亮,寿命仅余四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