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中文网 > 家门幸事 > 第七章 边关事变

第七章 边关事变

一六中文网 www.16zw.com,最快更新家门幸事 !

    顺康十三年冬,大宏朝北边的戎国,经历了百年难遇的大雪。不仅是那些游牧民族的帐篷,甚至包括戎国的一些城市,都有许多房屋被大雪压塌。

    至于冻饿而死的,更是不计其数。

    这戎国的科技、文化,都要比沈素雅她们来自的那个时空中,那些造成“五胡乱华”的游牧民族,要发达得多。可是,再发达的科技文明,都无法掩盖他们游牧民族的本性。

    游牧民族崇尚弱肉强食,游牧民族崇拜狼,而劫掠,就是游牧民族的本性。他们遭了灾,解决的办法,就是骑上战马,举起刀枪,南下劫掠!

    而且,戎国的冶铁、锻造水平,丝毫不亚于大宏朝。在另一个时空,至少那些游牧民族手中的武器,都是很拙劣的。而戎国战士手中的刀枪,却半分不逊色于大宏朝的军士!而与那边相同的,则是他们的举国之兵,以及常年生活在马背上,那如臻化境的骑术。

    如果说他们有什么比不上大宏朝士兵的,那,也许就是军纪了。可是,这恰恰也加重了他们的劫掠性。

    一时间,大宏朝北方边关狼烟四起!

    当这些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朝堂一片哗然。于是,震怒之下的皇帝,就点了当初面对戎国,以一千骑兵大败戎国大军的沈文飞,封他为镇北大将军,总领北方边防,抵御戎国。

    与此同时,皇帝也不知从哪儿听来,说梁国公府世子沈奕风,亦有万夫不当之勇。于是,连新婚燕尔的他,也被捎带上了。

    关于这个,便不得不说关于沈奕风与皇家子弟之间的一些事了。

    话说。当时沈奕风与东方茹凉还未成婚,但婚期已然近了。

    一日,皇太后召沈奕风进宫。

    不得不说,这位皇太后,自从第一眼见到沈奕风,便被他那雄伟厚重,不卑不亢的气度折服。就连皇帝见了,也连连称赞他有“英雄之气”。

    这话说得,他若是没有“英雄之气”,那茫茫世间。除了像他二叔父等寥寥几人,便当真没什么英雄了。

    至于他父亲,虽然也是一身傲骨。但与他,或是与沈文飞相比,就未免显得有些文弱了。

    对此,皇帝也曾笑言他“不肖乃父”。

    不过,有句俗话说得好。不招人妒是庸才。沈奕风这般,本就是国公嫡长子,又娶到了长公主为妻。而且,皇帝、太后这等人,也都对他另眼相看。京城内外,朝野上下。对他又妒又恨的,大有人在。即使是那些皇子们,也有许多嫉妒他的。

    正当沈奕风等着太后召见的时候。六皇子东方墨韵向他走来。在他身后,还跟着一群侍卫。

    “你就是沈奕风?”东方墨韵也不见礼,斜着眼打量着他。

    沈奕风看了看他身上描着龙纹的衣衫,躬身道:“沈奕风见过殿下。”

    沈奕风并不认识他,因为东方墨韵并没有去过梁国公府学剑。但也看出这是一位皇子。就笼统地称之为殿下。

    东方墨韵扬起下巴,道:“听说。你功夫不错?”

    沈奕风轻道:“差强人意。”

    东方墨韵晒然一笑,道:“差强人意么?我看,你倒还老实。若不是你是梁国公府嫡长子,想要娶到长皇姐,怕没那么容易。”

    他身后人群中,有一位侍卫,仿佛对他很是不忿。他向东方墨韵躬身道:“六殿下,小人对沈大公子,早已神交已久。如今相见,不禁技痒,想要与沈大公子切磋一番,可好?”

    他话虽说得客气,但锐利的目光,已然将沈奕风打量了好几遍。而那凌厉的眼神中,还带着一丝不屑。

    他叫做马步青,号称京城年轻一代第一高手。但他出自镇西将军家中旁支,身份不高。所以,即使是中了武进士,也不过只是在宫中做了一个侍卫。

    在他看来,他比沈奕风要强得多。唯一不如他的,只是家世比他差很多。所以,他一贯看不上沈奕风。也不知道从未见过沈奕风出手的他,到底哪儿来的自信。

    东方墨韵轻笑着望向沈奕风,轻笑道:“沈大公子,我亲爱的准姐夫,可否赐教呢?”

    沈奕风踟蹰道:“这……殿下,刀枪无眼……”

    马步青哈哈大笑道:“你若是怕了,只要说一句,我便饶过你!”

    他抢在东方墨韵之前说话,但东方墨韵很欣赏他的功夫和傲气,也不以为意,只是似笑非笑地望着沈奕风。

    沈奕风略一沉吟,轻道:“那,在下便空手接这位兄台两招。”

    说着,他一手背在背后,一手平平向前伸出。

    马步青一怔,随即两眼冒火,一双拳头捏得咯咯响。在他看来,沈奕风纯粹是在侮辱他。其实他不知道,沈奕风的功夫,全都在两只手上。若是当真有了兵刃,除非是他专门跟沈文飞学过的岳家枪,否则其它任何兵刃,都并不出彩。即便是岳家枪,那也是马上功夫,而不是平地功夫。

    马步青也不摆什么架势,挥拳便向沈奕风攻去。在他看来,面对一个草包,还是一个轻敌的草包,实在用不着那么多乱七八糟的。

    然而,沈奕风可不是草包。即便是说轻敌,也更该说他马步青。只见沈奕风只是随手一挥,轻轻地与马步青的手臂一格,顺势抓住他的手腕,随手一带,马步青便是一个踉跄。

    顿时,他的一张脸,更是憋得通红。

    其实,不能不说,沈奕风手下留情了。他只是屡屡见到自己的大妹妹沈素雅习练太极拳,他倒也看出一点心得。不过他的功夫,多是走阳刚一路,忽然转向阴柔,一时间还未融会贯通。所以,他平日也只是自己习练,并未用太极拳与人交过手。今日与马步青交手。他使出的,却是并不纯熟的太极拳。就连那个起手式,也是从沈素雅那里学来的。

    不过,即使是并不纯熟的太极拳,但沈奕风是什么人?他的武学见识,远非马步青可以相比的。举手投足之间,沈奕风四两拨千斤,举重若轻之间,令马步青束手束脚,毫不难受。

    马步青怒道:“你这般绕来绕去地。想要打到什么时候?是好男儿的,真刀真枪跟我打一场!”

    沈奕风闻言,微微一笑。拳势忽然一变,猛然间大开大合起来。当先,便硬碰硬地与他对了一掌。

    马步青只觉得胸中气息一滞,蹬蹬蹬退了三步。而沈奕风,也退了半步。

    沈奕风哈哈大笑道:“好!再来!”

    说着。他右臂划了个半圆,呼地一声,气势万钧的一掌,毫无花巧地向马步青平平退去。

    马步青想要躲,但他只觉得,那无匹的掌风。将他周身全都笼罩了进去。他咬咬牙,不得不又和沈奕风对了一掌。

    顿时,马步青蹬蹬蹬蹬地。连连后退了七八步。而沈奕风,便如脚下生根一般,纹丝不动。

    沈奕风两手向后一背,笑道:“兄台,还来不?”

    马步青站在原地。只觉得一阵气血翻涌。能站在原地没有倒下,已然是他拼命支撑的后果了。至于说话。对现下的他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一边的东方墨韵则是面沉如水,也不再管那马步青,只是“哼”了一声,转身便走。

    而这一幕,却全都落在了偶然路过此地的皇帝眼中。皇帝目送沈奕风进了太后宫中,轻叹道:“好一个少年英雄!”

    从此,沈奕风便在他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此后,有意无意之间,皇帝屡次考校沈奕风武学。这期间,他惊讶地发现,自己这个准女婿的武艺,竟然丝毫不逊于大宏朝任何一个将军。

    不过,为将之道,也不仅仅是武艺好就足够了的。不过,如果武艺足够好,就算不通兵法,做一个冲锋陷阵的杀将,还是没问题的。

    但让皇帝惊喜万分的是,沈奕风的兵法,也丝毫不差。

    这,还得感谢他有一个好叔父。当年的岳家军威名赫赫,靠得可绝不仅是武勇。

    除此自外,他的父亲,也算是个兵法大家。

    当年他还是北宋名臣的时候,治理西北,与党项西夏相争,屡屡占据上风。当时,西北宋军中,流传一句话:“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个韩,便是韩琦。而这个范,便是范仲淹了。

    沈奕风前世,也是做过丐帮帮主,做过辽国南院大王的,也算带过兵。如今,又是家学渊源,这方面比前世犹胜。

    结果,如今北方边关告急,皇帝便想起他来了。但他毕竟还没上过战场,所以也只是作为沈文飞麾下一员校尉而已。

    当圣旨来到梁国公府的时候,沈奕风正在与东方茹凉一起,整理东西,准备回门。

    虽然东方茹凉是皇家公主,但按习俗,三朝回门,还是必须的。但不想,一大早便接到了让沈奕风上战场的圣旨。

    待接了圣旨,回转房中,东方茹凉急道:“奕风哥哥,我……我去找父皇!”

    沈奕风伸手拉住了她,轻道:“茹儿,莫要去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是,你我才刚刚成婚,我就要上战场了。早知道……”

    东方茹凉忙上前捂住了沈奕风的嘴,道:“奕风哥哥,莫要说这些话。你生,我是你妻。你死,我亦是你妻。”

    沈奕风心中一暖,将她紧紧地拥在怀中。

    与此同时,沈文飞也在房内,与吕氏交谈着。

    吕氏轻叹道:“夫君,你的脾气,我知道。莫说有圣旨,即便是没有,有外敌入侵,你也是坐不住的。不过……你可否……将琴姬妹妹带上?”

    沈文飞一怔,道:“带上她做什么?”

    吕氏轻道:“我曾听盈儿说过,琴姬妹妹剑法高绝,普天之下,单打独斗能胜过她手中长剑的,凤毛麟角。若是她跟你去了,我也能放心不少。”

    沈文飞斥道:“胡闹!军营之中,岂能容下女子?况且,我身为主将,还带着妻室,像什么话?”

    吕氏正要说话,忽然,门外传来琴姬的声音:“姐姐,莫要为难夫君了,琴姬是不能跟他一起在军中的。”

    说着,琴姬背上背着一个包袱,手中拿着从沈素心那里借来的倚天剑,推门走了进来。

    吕氏讶然道:“琴姬妹妹,你这是……”

    琴姬轻笑道:“琴姬不能随夫君于军中,且万军之中,琴姬剑法再高,用处也不甚大。琴姬决定,独自到边关去,寻机到戎国军中,以我这七尺青锋,刺杀戎国主将。若能成功,对夫君来说,也是一大助力,不是么?”